读《过剩之地》
为什么想到要看这本书?固然是因为有人推荐,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之前一直想写一写福利制度的起源,无奈题目太大,无从下手,而这本书所研究的问题正好与此有关。过剩之地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美国为什么没有形成像欧洲那样的福利国家?美国又是为什么有着发达国家中最高的贫困率?
这个问题要是让一个月以前的我来回答的话,肯定会说因为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放任的国家,其人民有着伟大的保守主义思想传统。我可能还会谈点哲学,譬如英国哲学的主流是经验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欧洲哲学则是倾向理性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性主义使得欧洲人相信社会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措施去改良的。而英美所遵循的保守主义思想传统则告诫人们,不要凭借着一点理性的自负就妄图改造社会,计划经济的前车之鉴犹在,那社会福利制度就是踏上通往奴役之路的第一步。
其实我既没看过洛克、休谟,也未读过哈耶克,光是翻过一本西方哲学史的小册子就能白话这么多,连我自己都有点惊讶了。然而,在这个答案中蕴含着一个基本的矛盾,且不论欧陆哲学如何如何,英国可是有着公共住房、全民医保的标准福利国家,在八十年代撒切尔夫人新自由主义改革之前,更是标杆式的福利国家。既然保守主义思想传统是英美所共有,且那一嘟噜保守主义哲学家全都是英国生人,何以英国竟有了种种福利制度,而美国却依然无所作为呢?
《过剩之地》一书认为这一问题的根源要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特殊的世界经济格局,与其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均衡导致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面对这一结构性的危机,美国和欧洲因自身条件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继而使美国走上了与其他发达国家迥异的发展道路。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恐怕十九世纪末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应该被看成是自由放任国家。那个时代没有公共住房,没有全民医保,没有高速公路,没有公立学校,君主们只在乎征税和打仗,政府除了设立少数济贫院一类的机构外,基本对社会处于漠不关心的状态。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相较而言,国家干预要比欧洲来得更多,也更开明进步,比如很早就建立了反垄断与食品药品监管制度。
虽然有很多细微的政策差别,但那个时代所有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实行金本位制度。何为金本位制度?即国家发行的货币与其拥有的黄金储备挂钩。拥有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货币。那个时代没有央行,货币政策也无从谈起。国家之间的汇率几乎是稳定的,所以不会出现什么外汇市场。金本位制度表面看去是那样地稳定可靠,不需要任何国家干预,政府只要扮演好自己的守夜人角色,依例回收烂钞,印制新币,把那些制假币的坏蛋统统抓起来吊死,经济就会正常运行,贸易不断增长,新的市场建立起来,最终通向普遍的繁荣。
可惜,事情通常不会像人设想的那样美好。实际上,自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通货紧缩的魔咒就一直困扰着全球经济。其症状表现为隔几年就出现一次的经济危机。众所周知,通货膨胀指一国货币供大于求时出现的货币贬值、所持有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恶性通货膨胀则指政府大量超发货币,价格暴涨,引起人们恐慌性地购物,导致货币进一步贬值的恶性循环。通货膨胀的反面即是通货紧缩,当政府所发行的货币不足以满足市场的交易需求,引起市场价格普遍下跌,人们所持有的货币购买力上升。巧的是,通货紧缩也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当价格普遍下跌时,人们手中囤积的货币价值上升,驱使人们去囤积更多的货币,当人们囤积更多的货币时,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就变得更少,继而引起价格进一步上升。恶性通货紧缩与恶性通货膨胀相比,要棘手得多。恶性通胀是由于政府乱作为,只要停止滥发货币,转而发行一种与其他币值稳定的货币挂钩的新币,混乱的局面就会渐渐停息。而恶性通缩一旦开始,政府除了把银行利率降低至零以外,就别无良策了,尤其是在金本位的时代,量化宽松更是痴人说梦。虽然通货紧缩有种种的可怕,但在十八世纪资本主义兴起以前,金本位制度已经平稳运行了数千年,并没有引发什么严重的问题。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全球贸易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世界经济的分工化和集中化的趋势大幅加剧,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不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变得互相依赖。同时随着全球贸易的开展,市场上的商品逐渐有了统一价格。纽约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到大洋彼岸的巴黎,一个地区的产能过剩会通过跨国贸易转化为世界性的产能过剩。在十九世纪晚期,在农业机械化的背景下,美国的农业生产力飞速发展,其农业剩余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不仅远远超出了其本国人口所需,还远销欧亚各国,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下跌。这一局面,当遭遇到1930年世界粮食普遍丰收时,矛盾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粮价暴跌使得农民们连生产粮食的成本都无法收回。种粮的农民没钱买布,种棉的农民没钱买粮。绝望的人们为了使价格上涨,将粮食和棉花焚烧,牛奶倾倒入河流,杀死肥猪和猪仔后白白丢弃,而另一边人们正在挨饿受冻。
人们可以忍受苦难,但绝对无法忍受荒谬。利人利己固然是好事,损人利己或损己利人我们也各自有不同的评判。但损人不利己则是任谁也无法接受的。大萧条所呈现的荒谬绝伦的景象迫使着人们作出改变。在那一场浩劫之后,人们认识到原始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最低限度地干预是必须的。至少央行要对货币的供给进行控制。首先要做的是放弃金本位制度。可是一旦放弃金本位制度,央行发行多少钞票就不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不管是多印钞票,少印钞票,都已经包含了政策制定者的主观意志在其中了。是否要维持百分之二到三的温和通胀,还是搞量化宽松呢;货币政策要搭配怎样的财政和社会政策呢?这一系列决定的背后,除了经济学技术上的考量,往往还混杂着各种政治与意识形态动机。从这一点上说,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放任国家早已不复存在,是惨痛的实践而不是意识形态使人们放弃了自由放任国家,转而寻求新的选择。
当所有的国家都面临选择时,美国选择了一条迥异于其他国家的道路。其根源在于:一,由于美国特殊的选举制度,在北方工业资本家与南方旧奴隶主僵持不下之时,来自中西部摇摆州的代表农民利益的议员获得了远超其人口比例的政治影响力;二,美国的经济属于过剩,而欧洲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正处于严重的短缺中,欧洲国家面对危机的自然反应是限制消费,将资本集中起来发展工业,美国则不然,其本来在工业和农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各种产品都面临过剩,想的是如何刺激消费把过剩的产能消化掉。
农民们认为通货紧缩与萧条的原因在于收入不平等使得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普通大众没有钱可供消费。按理说,这个问题通过建立全民普惠的福利制度也可以很好地解决,但因为美国经济的过剩属性,使其选择了以高累进的收入税遏制财富不均,以大量投放信贷来刺激消费的道路。毕竟这条道路较福利国家来说,操作简单,对拉动消费,促进平等,解决眼前的过剩问题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的解决方案远比那些复杂艰巨的福利制度建设容易被美国的政治制度接受。
作为福利制度的替代性政策,一旦选择了这条道路,其就会天然地排斥别的政策选择。高企业税使得各种税收减免大行其道,尤其是通过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来获得税收减免,表面看来雇主雇员皆大欢喜,却使得公立全民医保的推行举步维艰。毕竟一旦有了全民医保,雇主所获得的税收减免必定丧失,且雇员也担心医院的医疗负担增大,自己所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下降。本来全民医保是一件改善民生的大好事,不料阴差阳错地遭到了雇主和雇员的一致反对,只得作罢。
美国极宽容的破产法使得债务人只要宣告破产,就可以免除一切责任,从新开始。如此宽松的信贷环境使得人们倾向于借钱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所有的消费都通过信用卡账单来结算,借钱买房,借钱买车,甚至借钱看病。很多人都还记得当年中学课本里描绘的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间的对话,中国老太太存了一辈子钱买了一套房,而美国老太太贷款买了一套房刚刚还完了贷。可惜那课本的作者不知道加上一位欧洲老太太,国家分了房,不用存钱也不用还贷。虽然如此,大家也都普遍认为美国老太太比中国老太太的方式要好得多。不过,课本中没有提及美国老太太在金融危机中可能的遭遇,还不上贷款,房屋被银行强制收回,人被扫地出门的时候,我们还会推崇美国老太太的生活方式吗?
书中花了很长篇幅阐述高累进税与信贷消费政策出台的历史细节,不得不说,那些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推动累进收入税立法,争取信贷平民化的进步主义政治家们是真心地在为平等而斗争。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片苦心竟成了福利制度的障碍,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不仅未能消除不平等,反而使美国成为发达国家中贫困率最高的国家。历史的因果联系是这样的难以预料,或许我们在大谈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时候,也要保留一份基本的谨慎。
导致美国福利制度发育不良的原因当然还有很多,远不止书中提到的这两点,但这本书起到最重要的作用是破除对美国自由放任传统的迷信。传统的定义是如此的模糊不清,以至于根本无法验证那些基于文化传统对社会现象进行的解释。看完这本书,我们甚至依然可以用自由放任传统来回答之前的问题,高累进税和信贷消费使福利制度难以建立,因为农民利益被美国的政治制度放大了,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受保守主义思想影响而建立的,所以决定一切的仍然是保守主义思想传统。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这种说法是对还是错,而是其解释效力实在太差。美国就算真的是一个有自由放任传统的国家,这一事实也无助于我们理解任何的社会现象,真正的自由放任国家早已不复存在,至于自由放任的传统究竟是什么,则谁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