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芳华》

与其说是影评,不如说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的块垒。想来影评大抵都是如此的,日常生发出的情感,其根由往往是一些细碎的琐事,不便说与他人,只得藉着一部电影,表达出来。

她们的芳华不是我们的芳华?

拒斥理解的原因有二:时代不同,理解不了;颜值太低,理解不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假如承认自己能够理解别人,也就暗含着别人能够理解自己的意味,而这与流行的信条“每一个人本质都是孤独的”相抵触。

即便是自己这个时代,作为亲历者,我也很难说对其有多少了解,譬如那个业已过气的“90后”标签,我亦没搞清楚其确切含义是什么。可是,历史书写的作用不正在于帮助我们理解过去吗?更何况不理解过去,就不可能理解现在,90后是60后70后养出来的,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我固然没生得一副好皮囊,消受一场青春的风花雪月,可没有芳华,不妨碍我们欣赏芳华呀。多看看别人的生活,总强过终日诅咒着“帅哥都死绝,美女全归我”。

可若是一个人接受了孤独信条,那我只好作摊手状了。愈孤僻愈不善表达,愈不善表达愈孤僻,人的孤独本质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呢?

集体不等于集体主义

芳华到底说的是集体主义的好话还是坏话呢?虽然改革开放后的集体消亡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在毛时代的中国,集体也很难说是地位稳固。何小萍能进入这个集体是靠政治部主任特批的名额;女指导员在胸垫风波和朱克伴舞两件事中对何小萍的维护不过是出于保证演出成功的功利考虑;当何小萍不再能够“为我所用”的时候,被发配到野战医院就是政委一句话的事。假如这样一个功利、专横的集体也能被称为集体主义的话,大概所有人类团体都可以认为是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

把人强拉到一块,穿上同样的服装,仍然掩盖不了各自的家庭出身。但在《芳华》中,出身的影响在毛时代多少是被抑制着(或者说扭曲着?),待到改革后才变得肆无忌惮,而真正从来不做掩饰的,是粗暴的权力关系,其对集体的破坏也是最大的。

真正热爱这个集体的,或者说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恐怕只有刘峰了。讽刺的是,当所有人在告别宴会上深情歌唱的时候,他早已被逐出了这个集体。

总之,集体并不天然地具有集体主义,一个早已名存实亡的集体主义时代即便走向消亡,我们也很难据此简单地评断集体主义是好是坏。

中越战争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对我这样一个健忘的人来说,首先要感谢《芳华》的提醒,使我阅读了不少关于中越战争的资料。虽然在电影中,对这场战争的叙述依然是面目模糊、语焉不详的,但作为一个理解的出发点是绰绰有余的。

尽管有大量战时宣传材料和老兵回忆留存于世,可再多的战术细节、战役过程的描写都很难回答,这场战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为了保卫南疆吗?那为什么整场战争都在越南境内进行?是为了维护赤柬政权吗?那就不得不解释赤柬政权是什么、其是否值得维护。

当这场战争与“中华民族一向爱好和平”相抵牾,且赤柬政权的历史既不符合“中国从来没有输出革命”的表述,又与真正的世界革命理想相去甚远时,唯一能够为其辩护的只剩下民族主义者了。其对战争的理解也很简单:其一,赤柬不是中共主要扶持的,中共对赤柬的暴行也全然不知;其二,中国发动战争是为了防止越南在南亚做大,争夺对南亚地区的控制权。只是,这套民族主义说辞,一字不改,美国可以拿去为越南战争辩护,苏联可以拿去为阿富汗战争辩护,甚至日本也可以拿去为侵华战争辩护。照这样论证下去,所有的战争都是合理的,落后不仅要挨打,甚至落后就应该挨打,而当别人落后于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打别人。

任何对这场战争的省视,都会被视为对近万名烈士英魂的污蔑。忘掉这场战争,则成了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共同的愿望。战至最后仍然在反抗遗忘的,是那一代人的芳华与伤痛,但当我们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将反思的主题限定为芳华的时候,也就注定了记忆难以逃脱肉身的牢笼,也就必然要承受“我是90后,看不懂芳华”这类的评价。

写于 2017年12月31日